[返回索引页面]

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传达稿)

日期:1957-4-30 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

(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举行扩大座谈会传达)

1957年5月5日中央常务委员会在民盟中央举行扩大座谈会,邀请在京中委、候补中委参加。章、罗、史、高四位副主席均出席了会议。

会上由章伯钧副主席传达了4月30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罗、史两位副主席还作了补充。根据几位副主席的传达内容,综合如下:

毛主席这次讲话,是围绕中共中央发表的整风指示内容而谈的。参加这次最高国务会议的除政府各部的一部分负责人外有各民主党派的主席、副主席和几个规模较大的大学校长。毛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负责同志都出席了会议。

毛主席首先谈到,中共中央现在发表这个整风指示是一个好的机会。他说,凡是做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机会、有条件。现在条件成熟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以后,各方面都已动起来,空气生动了些,不是冷冰冰的,报纸上也都谈起来了,所以现在提出整风是有条件了,机会成熟了。

毛主席说,我们讲了好多时候要整风。整风是很重要的。党在1942年开始的第一次整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现在我们又要整风。这次整风的主题是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就是用互相批评的方法来调整人民内部的矛盾。提起矛盾,可以说处处有矛盾,矛盾是永远有的,我们就是生活在矛盾之中,如在座的沈雁冰部长笔名就叫“茅盾”。上一次我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后,报上一谈,就觉得矛盾更多了。各方面都揭发了许多矛盾问题。目前各方面批评意见最多的是集中在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有人很担心,怕矛盾一揭发,一批评不得了。毛主席说,我们对人家提出的意见,不要害怕,应该欢迎,给人家以提意见的机会。矛盾没有什么不得了,到处唱对台戏,把矛盾找出来,分分类。如文学、艺术、科学、卫生等方面,提出的问题最多,矛盾突出来了,应该攻一下,多攻一下。越辩论越好,越讨论越发展,人民民主政权越巩固。几年来不得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几个月解决了。

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脚就站得住了。不要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办法,要与人为善,治病救人。整风是改善关系,并不是要打破谁的饭碗。

矛盾是公开化了,党内党外都搞起来了,只有一齐搞才搞得好。整风主要是党内整风,可是有党外人士参加就更全面了。两种元素可以起化学作用。但党外人士不是自己搞,而是帮助共产党整风。各省、市都要有党外人士参加,帮助共产党整风,打破沉闷空气。最近各民主党派都开了一些会议,开得不错,提出了些问题,只要党外人士谈出来了,大家一齐搞,这就更好谈了。

自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以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致欢迎,只是党内有些人不十分欢迎,这就需要做工作,共产党了一书记要抓住这个问题进行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中国做得很好,但越南劳动党也搞了一下,就搞出一些偏差来,现在已逐步得到纠正。(毛主席说这个话的意思,是说明我们的条件成熟了,但是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不是都可能这样办的。)

毛主席说,在整风期间,各单位的理论学习工作,可以暂时停止一下。当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重要的,但这是长期的事情,不要与整风同时进行。这样会冲淡了运动。

毛主席说,从今年2月以来,学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事实上已经就是进行整风工作了,整风是欢迎党外人士参加的。整风指示中提到,以共产党为主,民主党派可以自由参加,也可以自由退出。希望党外人士对共产党多提些意见,帮助共产党进行工作。

(章副主席在这里补充说,随后在5月1日那天,李维汉部长又找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谈话,特别指出,各民主党派中央对整风工作不要单独自己搞,不要发指示、发号召,不然就会影响工作,把事情搞乱了。还是自愿参加,主要是帮助共产党搞好整风工作。《光明日报》最好也不要发表社论。)

毛主席继续谈到这次整风指示中的第四部分即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问题,毛主席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并说明国家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参加体力劳动。毛主席说,我们要加强党与广大群众的联系,要彻底改变许多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应当在全党内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干部,以一部分时间来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并要使这个办法逐步成为永久的不变的制度。毛主席说,我也可以做些体力劳动,我们这班人扫扫街道总可以吧!过去在延安时候有些人是参加体力劳动搞生产的,只是后来很多共产党员不直接参加劳动生产了,现在劳动一下很好。陈云副总理以前在延安时,就自己纺棉花,自己有纺车,纺得很好。我们这些人不直接参加劳动,与工人、农民的思想感情是不容易打成一片的。有些干部到合作社去工作,不参加劳动,群众很有意见。我们党在历史上一直是长期的与工、农、兵同甘共苦的,正因为如此,革命才取得胜利。

毛主席说,现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下面去视察时,如果不与工人、农民共同生活,要想了解真实情况,是不容易的。他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向你讲真实话呢?平素不联系,一见面就要他们讲真话,我相信劳动人民是不会说真话的,至少不能完全说真话。只有与他们共甘苦,同劳动,才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不管到南京去,到北京去,都要和人民群众一道参加劳动,跟他们熟悉了,他们才会和你讲真话。如在南方的人可以打打秧耙,除除草也是可以的。多少参加一些劳动,尤其是我们知识分子,同他们格格不入,参加一点劳动是有好处的。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劳动,对于进行思想改造,改变一下阶级意识也有好处。年高体弱的人,做些零星的体力劳动,也是好的。

我们国家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六亿人口,十六亿亩土地,有这样多的人,可是土地不够多,这是先天的困难,我们应当克勤克俭地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讲起整风来,大家不知道怎么整,实际上我们已整了两个多月了。我们在讨论人民内部矛盾,揭发缺点,这就是整风的开始。我们要让大家讲,敞开地讲。统一战线中的矛盾是什么呢?恐怕就是有职无权的问题吧!过去民主人士有职了,但是没有权,所以有人讲民主人士不大好当,有些恼火。现在不但应该有职,而且应该有权。因此,这次整风,在党内对有职无权的问题也要整一整。

毛主席问马寅初校长、许德珩部长和陈垣校长,你们是否有职有权?毛主席说,我看没有好多权,现在民主人士还是“早春天气”,还有些寒气,以后应做到有职有权,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毛主席说,大学的管理工作如何办?可以找些党外人士研究一下,搞出一个办法来。共产党在军队、企业、机关、学校都有党委制。我建议,首先撤销学校的党委制,不要由共产党包办。请邓小平同志召集民盟、九三等方面的负责人谈谈如何治校的问题。

毛主席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都在讲,但我不相信一下子大家都能接受社会主义,特别是大家都能接受唯物辩证法。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多,旧知识分子有500万,这些人都有进步,但是否真正完全改变了世界观,还很难讲。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接受这个东西的。希望在五年、十年或十五年以后,500万知识分子当中,能够有三分之一左右真正接受了马列主义的世界观,那就算是好的了。也许可能改变得还会多一些,但也可能少一些,也许还有一些人是很难改变的。思想改造颇不容易,长期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这是一个艰苦的工作。500万知识分子,过去是为旧社会服务的,现在为新社会服务,大多数人好像相信“猴子变人”,但要宗教家相信就办不到。有些教授在讲课时完全是马列主义,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下课,对自己又不是马列主义了。

毛主席说,在上海碰到一个教历史的左翼教授。问他高级知识分子的“争鸣”情况怎样。这位教授说,解放后教书感到“魂魄不安”。旧知识分子中这样的人还有,有话不肯讲,怕讲了会影响吃饭。今天工人、农民都知道有前途。只有知识分子“魂魄不安”,不知道过渡到什么地方去?这究竟是什么道理,是什么问题呢?这是一个经济基础问题。毛主席谈到,我们经过了土改等运动和三大改造的运动,社会是处在大变动时期,许多知识分子生活也处在大变动中而感觉不到。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被消灭,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农业、手工业都合作化了,但是上层建筑是不易改变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还存在,与基础脱节吊在半空中,成了“梁上君子”,过去知识分子依靠的东西没有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就是经济基础,旧的皮不存在了,新的皮就是工、农阶级,知识分子今后就要附在工、农身上,今后是吃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饭了。中国的产业工人,解放前有500万,现在发展到1200万。加上国家军队、行政干部、教职员、经济工作人员总共是2600万。我们这1400万人是依靠那1200万工人养活。这就是新的皮。我们的毛就要安定在新的皮上。社会前进不前进,不在于农民有多少,而在于工人多不多。全国的合作社要改为国营农业,还不知道要哪一年。我们要依靠工人,500万知识分子就是附在1200万工人身上的。有些人不脚踏实地,不了解我们要依靠工人、农民才能生活,还是以过去的思想看问题,没有了解到我们的墙脚早已被挖空了,若不了解要依靠工农,就成“梁上君子”了。必须了解,从旧社会到新社会,改变旧的世界观到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是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毛主席作了一个比喻说,改变为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我们从不吃狗肉、蛇肉、蚂蚱到吃狗肉、蛇肉、蚂蚱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多数人是不吃这些东西的,最初不喜欢吃,最后变为喜欢吃,而且吃出鲜味来,是要经过很大斗争的。狗在中国是深入人心的,以为它是忠心于我们的,大家都认为吃狗肉不人道,不愿吃。孔孟之道,不吃狗肉,我就不相信。养成吃狗肉要经过一番斗争,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也要经过一个艰苦、长期的斗争过程,要逐步地形成习惯。

要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变过来,不要勉强,这是长期性的。有些知识分子,挂个小资产阶级思想就比较舒服。挂个资产阶级思想就不舒服。其实并无大、小之分。两者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小资产阶级思想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没有什么资产阶级思想与小资产阶级思想之分,而只有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之分。

毛主席又说,社会主义是好东西,但大家是否都相信,是个很难说的问题。相信社会主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知识分子中,究竟有多少人相信社会主义?依我看,工人阶级发展很快,成分很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不相信社会主义的。农民是否完全相信?依我看,也有一部分不相信的。知识分子也有一部分是不相信的。共产党员也有一部分不相信。势必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永远不会改变世界观。不要相信每一个人都相信共产主义。有一批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他们只相信民主主义,不相信社会主义。例如河北省的一个副省长,是共产党员,反对统购统销,这就是不相信社会主义的。我想,明年粮食和油,应由合作社自己去办。有些事还是由他们自己去管好一些。我们要少管一些,地方要多管一些。共产党员就有一部分是不相信共产主义的,你们民主党派是否都相信共产主义?我不敢讲,恐怕也有一部分是不相信的。这些人都相信民主主义,这是真的。要求民主、自由,这是事实,到了搞社会主义,对他不利,就不完全相信了。社会主义这个东西,不是容易搞的,各方面都有一部分人不相信,工人、农民中有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搞得成搞不成有怀疑。另有一些人要看看,但他们不敢说。这好比上了“贼船”,非跟着“强盗”走不可了。

毛主席说,过去我们搞的是阶级斗争,是和剥削阶级作斗争,是和压迫我们的统治阶级作斗争,是和资产阶级作斗争,是人与人开战。我们花了几十年的精力,才把他们推倒,才取得了胜利。要是从鸦片战争算起,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北伐战争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了。

毛主席继续谈到共产党能否领导科学的问题。有人说,共产党善于打仗,能领导阶级斗争,共产党不能领导科学。这话也有一部分对,我们过去搞阶级斗争也翻过筋斗。现在要向自然界开战,就是要向科学进军。对科学就是不大懂,1949年我写的一篇文章说过,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但也有人认为知识分子是有学无术,共产党是有术无学。党领导阶级斗争三十多年,这是一个大学问,这也是科学。党懂得马列主义,懂得阶级斗争,也就是懂得科学,所以不能说共产党无学。你说我们阶级斗争无学,我不承认,我们的外交都是阶级斗争。现在国内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了,新的斗争开始,今后主要是与自然界作斗争,新时代有新的任务,要学会新的斗争,但要一个过渡时期,我们没有经验,现在不能做总结,总结还要几十年时间才行。要在不断的学习和进行中积累一些经验。过去的学和术都是阶级斗争的学和术,现在这一套不懂就不懂,可能还要照阶级斗争那样来学。

九三、民盟都有一些专家,向自然界开战是懂得的,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取得经验,也许有苏联的榜样,我们可以搞得快一点和好一点,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搞得好一点。现在向自然界作斗争,要从头学起,肯定可以学。共产党不懂就不懂,长时期的学,要学懂科学。过去我们没有经验,现在开始学,一直学到懂为止。

毛主席说,有人批评共产党办事“朝令夕改”,有一部分是这样。我们常常开会,就是要改,因为我们做工作时没有经验,常常有不合适的地方,发现了就要改,特别是工作计划,订了要改,五年计划搞出后,去年我找了几十个部长谈话,才知道搞大了些。就提出十大关系,中央与地方、轻工业与重工业、沿海与内地、国防工业等方面的比重都有所改变。今年已将国防工业减少了一些,开了一个月会,才把思想打通。过去大家都很重视军需工业,怕搞少了,其实搞好了国民经济,国防也就自然加强了。所以计划经济要积累经验,要总结国家的建设经验。我们准备在今年,总结一下国家建设经验,做做看,暂不下结论。合作社的经验,也可以总结。总结的结果,可能比苏联搞得快些、好些,也许搞得差一些或者差不多,但要等二三十年后才能下结论。

毛主席还谈到关于干部问题。他说,我们这些国家的负责干部都喜欢住在北京。我认为北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全”(全面),一个是“空”(空虚)。共产党有一个决定,党的干部以后每年要轮流下去搞四个月。天天都在北京城不出去,看看《参考消息》,要看死人的。北京城也还有一个好处,城墙厚,攻官僚主义不大容易,可是看不到真实的东西。我想出去跑一跑,天天在家里照相,照相,要闷死人的。我们大家总要能够多到地方去看看。

来源:原载民盟《简报》,转引自叶笃义《虽九死其犹未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